为深入挖掘、整理扬州廉洁文化阵地中的廉洁因子,在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办和广陵书社的大力支持下,市纪委监委编著了《江河交汇扬清风——扬州廉洁文化阵地》一书文化博览园。该书以研学专线为章节,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将46处廉洁文化阵地的基本情况、历史沿革、人物故事、廉洁理念、贴心向导等汇于一册。本公众号将不定期发布书籍内容,以飨读者。
扬州渔文化博览园
邵伯湖,又名棠湖,因东晋大臣谢安率领民众于此筑埭(即大坝)而名文化博览园。沿湖村便坐落在烟波浩渺的邵伯湖西岸,原系邵伯湖滩涂,冬季湖水下降,湖滩露出水面,开春滩上杂草丛生,夏季湖上水涨,湖滩又被淹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1968年初,邗江县水利局兴筑大堤,围湖造田,形成现在的沿湖村。
沿湖而居文化博览园,因渔而生
沿湖村陆地面积只有0.8平方千米,却拥有丰富的外湖水面和内湖水面,这个村也因此成为扬州市区唯一纯渔民居住的渔业专业行政村文化博览园。而今,渔民上岸,这样的日子已经不再,渔文化也已承继融入沿湖村的一砖一瓦、一水一桥中。
扬州渔文化博览园门厅入口处
扬州渔文化博览园与沿湖村园村一体,是展示园村渔文化的集中场馆文化博览园。该馆坐落在沿湖村东,围绕沿湖渔家勇敢、智慧和团结三种特质,设置了寻根渔文化、唱响渔光曲、共享渔家乐三部分展陈。 地方不大,极为精致。
漫步渔文化博览园,渔网、鱼钩、鱼篓、罱、罾、卡、镣等一件件传统渔具依次陈列,以湖为生、与湖相伴的渔民生活扑面而来文化博览园。“人立船头气势宏,网提臂振力无穷”“浑身是汗衣须解,丰获而归满面春”,打鱼这种独特的谋生方式,也造就了渔民生性朴实、敦厚、勇敢、团结的性格。
渔民生活在江湖之上,看似远离传统的儒家文化文化博览园。但渔家祭祀、婚嫁礼俗,甚至美食、竹编等都有既定的要求和习俗,渔的仪式感并不亚 于樵、耕、读。婚姻是大事,渔家讲究新娘踏上迎亲船头的那一刻,正好日出东方,满含着对婚后生活蒸蒸日上、红红火火的祝愿。吃鱼是小事, “吃鱼不能翻身吃”却是渔家约定俗成的规矩,期盼的是吉利;煮鱼是 寻常事,却别具一格,渔民煮昂刺鱼,会在煮饭时将昂刺鱼脊背上的刺扎在杉木锅盖内侧,和米饭一起蒸,饭熟了,鱼也熟了,既节省时间,又 保留本真美味。由于昂刺鱼被捕捞出水以后,会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沿湖渔民因此把昂刺鱼唤作“歌鱼”,称这种做法为“锅盖歌鱼”。
一个“歌”字,渔家乐在其中,消解了一整天船上讨生活的凶险和疲劳文化博览园。现实生活中,渔民在打鱼之余,也会在一些重要时节自编自演节目,后来约定俗成,形成了今天的“放鱼节”“金秋品蟹节”“丰收节”等系列渔家风情活动。《打鱼令》《渔家女》《水龙舞》《龙鼓舞》《渔灯舞》等等,这些当年“歌咏之不足”而进一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形成的节目,现在已经成为沿湖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在渔 家文化中。
还湖退捕文化博览园,因渔而兴
“露宿风餐齐上阵,经霜冒雪仍艰熬文化博览园。”我们今天看到的诗情画意,实际上,在过去的渔民眼里,喜忧并存,皆为生活。
曾经的沿湖村,不仅被戏称为“渔花子村”,更流传着“呆男不娶渔家女,傻女不嫁渔家汉”的俗语文化博览园。而这一切的改变,源于村书记刘德宝,源于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坚强有力领导,源于沿湖独特的渔文化。
2007年,以保护京杭大运河沿线生态为契机,针对渔民窘迫的生活现状,33岁的村书记刘德宝大胆提出“填塘整地,上岸定居”文化博览园。面对村里仅有的70多亩地,村两委和村民们拿出“愚公移山”的精神,制定方案、挑土填塘,硬是将600亩荒滩水塘填成了平地,建起了一排排白墙黛瓦的小楼。经过多年努力,300多户以船为家的渔民全部上岸,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并享受社保。
上岸之后怎么办?沿湖村还是在“渔”字上做文章,将传统的 以钩钓矢射、叉刺网捞、镖投笼卡为主的生存渔业,转化为以渔业旅游为主的休闲渔业,渔文化的内核还在,形式已然更新,渔民生活如同年捕中的起网,更加欢腾文化博览园。
沿湖村非遗民俗——渔姑织网
沿湖村非遗民俗——水上迎亲
近年来,沿湖村不仅着力经营以36道渔家船菜为特色的渔家餐饮和民宿客栈,还成立了2家渔文化旅游公司和2家专业合作社,注册“印象邵伯湖”系列商标,先后举办“中秋祭祀赏月晚会”“金秋品蟹节”“奋进新时代·追梦渔家人”“渔家有喜‘村'晚”等特色渔事渔节活动;组织传承渔家面食、开展编排演唱“打鱼令”等特色非遗活动;组建俏渔娘宣传队,创作编演鱼灯舞、渔姑织网、水上迎亲等特色节目;桥港渔场、湖心岛露营、渔耕伴读、红色渡口等项目也持续启动文化博览园。
从捕鱼卖鱼到卖渔业卖文化,全村已有15家渔家乐、8家民宿文化博览园。近年来,沿湖村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收入、村集体收入、渔民人均收入持续走高,唱响了乡村振兴的“渔家傲”。
湖清人和文化博览园,因渔而美
沿湖村美景夏夜俯瞰
沿湖村从贫穷落后的小渔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渔村”,这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沿湖人对渔文化的坚持、传承、发展文化博览园。
二十多年来,沿湖村将团结一心、合力捕鱼的理念放大运用在村集体发展上,村级产业发展不依赖外来资本,而是因地制宜、自主发展,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和主动性,走共建共富共享之路文化博览园。
村书记刘德宝,作为土生土长的沿湖人,坚持将心比心、以心换 心,带领两委班子实施了“村民代表议事、村民代表监督、全体党员审议”三项民主管理制度,让全体村民充分参与、监督村集体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治理提质增效文化博览园。
沿湖村还积极开办渔家学堂、开展家风教育、搭建“围炉夜话”、打造渔家书房,并结合“善行义举榜”,组织开展“沿湖好人”“最美媳妇”“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讲文明、树新风,聚民心、汇民力文化博览园。多年来,沿湖村风清气正,干群融洽。沿湖渔家勤劳淳朴、崇德好礼的民风,在新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弘扬。
沿湖人不仅将“渔家傲”唱得响,还唱得更美文化博览园。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沿湖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扬州渔文化博览园打造成集历史遗迹、教育研学、田园风光、娱乐体验、渔家文化、风情民宿等内涵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精品项目。走进如今的沿湖村,波光粼粼的湖面、栖息觅食的水鸟、临水而建的楼房、宽阔整洁的街道、绿意萌生的草木,小小的渔村,藏着我们对美的向往,春采野菜,夏赏荷塘,秋看芦花,冬伴鹭鸟,早起收虾,晚枕蝉鸣……大美无言,尽归自然。
贴心向导
地址:扬州市邗江区方巷镇沿湖村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9:00 —11:00 14:30 — 17:00
(撰稿人:徐欣、赵建国)
(来源:扬州市纪委监委)